首页

美脚踢裆

时间:2025-05-28 07:03:17 作者:台湾写真:在台北流行音乐中心,听见青春的歌声 浏览量:65836

  中新社台北5月27日电 题:在台北流行音乐中心,听见青春的歌声

  中新社记者 张晓曦

  初夏的午后,阳光穿过薄云洒在南港区,台北流行音乐中心静静伫立在城市一隅。这颇具特色的建筑内,“唱 我们的歌 流行音乐故事展”正吸引着人们前来开启青春与记忆的旅程。

  “一首歌,能让失意的人得到安慰,让青春的心得到温暖,也让怀抱梦想的人有了盼望的风景。”作为“唱 我们的歌 流行音乐故事展”的联合策展人,台湾乐评人马世芳在展览中用文字这样告诉大家。

图为台北流行音乐中心“唱 我们的歌 流行音乐故事展”展出的部分展品。中新社记者 张晓曦 摄

  作为台北流行音乐中心的常设展,“唱 我们的歌 流行音乐故事展”共分为三个楼层、十三个展区,展览共搜集百余首歌曲、千余件展品,包括创作音乐时的手稿、乐器、照片,还有当年的卡带、唱片、演出服和海报等。

  展区以时间为轴,依序呈现从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校园民歌、到80年代唱出情感与梦想的经典流行歌、再到90年代至今的各式歌曲。这些展区不仅展现了流行音乐的发展轨迹,也折射出时代的变迁与社会的记忆。

  李宗盛、罗大佑、张艾嘉、刘若英、陈绮贞、五月天……当这些人的声音在语音导览机中伴随音乐响起,观众仿佛被带回那段记忆中的岁月。展览邀请这些知名音乐人担任各展区的引言人,以他们的亲身经历和声音,引领观众穿梭于不同时代的音乐时光中。

  《外婆的澎湖湾》《童年》《青苹果乐园》《天天想你》《领悟》《倔强》《今天你要嫁给我》……每一首熟悉的旋律,既勾勒出流行音乐的发展轨迹,也唤醒了人们心中的青春回响。

图为年轻参观者使用语音导览机在台北流行音乐中心欣赏“唱 我们的歌 流行音乐故事展”。中新社记者 张晓曦 摄

  “我们那个年代没有网络,都是听卡带,后来听唱片,一遍一遍地听一首歌。”前来观展的赵先生对中新社记者说,年轻时他特别喜欢张雨生的歌曲,每当听到《我的未来不是梦》时,都想象着自己的人生也拥有更多可能,对未来满怀憧憬。

  来自高雄的吴女士看到小虎队的展品特别激动:“小时候房间里贴满了他们的海报,那是我们少女时代的偶像。”

  “我看到‘滚石’出的一些唱片,非常怀念。”来自台北的朱女士表示,展览中有不少台湾知名唱片公司滚石唱片所出的歌曲,以及历年来推出的相关专辑封面,唤起了她的记忆。“每当我听到张震岳的《再见》,就像回到了高中的毕业典礼,现在听来还是一样感动。”她说。

  除了静态展陈,“唱 我们的歌 流行音乐故事展”还设有互动体验空间,如大型投影营造的演唱会氛围、手写歌词装置等,让人们在观展之余,也能以自己的方式参与其中,表达属于自己的音乐情感。

  当我们在谈论台湾流行音乐时,我们在谈论什么?也许正如人们走出台北流行音乐中心时所见,旁边的墙上写着:“音乐即生活、生活有音乐。”对许多人而言,这些流行音乐不仅是青春的缩影、回忆的密码,更是生活中不可割舍的陪伴。(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检察题材院线电影《最后防线》全国首映

“我们希望通过这次大会,积极探索内燃机‘碳中和’技术实现路径,为推动世界内燃机行业进步、增进人类社会福祉作出贡献。”中国工程院院士、2024世界内燃机大会主席、中国内燃机学会理事长、天津大学校长金东寒介绍,天津大学建成了中国第一个内燃机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30多年来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先后获得18项国家级科技奖励。去年学校重组建设先进内燃动力全国重点实验室,明确将“高效、零碳、智能”作为未来主攻方向,希望为实现“双碳”目标作出贡献。

胡春春:中西文明互鉴需要用长时段历史视角看待

刚来五星村时,当地流传“养女不嫁五星沟,天晴下雨路很溜”的说法,三轮车在道路中行驶都成难题。近年来,余绍容带领民众规模性种植黄连等中药材超2000亩,用“苦黄连”换来了五星村“甜日子”。

以数字解读围场苗木市场趋势 木兰围场针叶树种苗木价格指数发布

3月30日,“生命礼赞·荣耀回家”2024全国人体器官捐献缅怀纪念活动,在浙江杭州钱江陵园内的浙江省红十字“生命礼敬园”举行。

一艘新西兰军舰在萨摩亚海域沉没 75名乘员已获救

法官庭后表示,合法有效的留学服务协议本质是留学培训机构根据留学申请人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个性化的留学培训计划,代理留学申请人提交各类申请材料,从而促使留学申请人能被录取的协议。签订此类协议时,双方均应持谨慎态度,在合同签订后要积极履行自己的义务,留学培训机构按合同约定提供培训服务及其他服务,留学申请人按照培训计划接受培训,以达到包括在校成绩、语言成绩等各项录取条件,否则将按合同约定和各自义务承担相应责任。

海地发生大规模暴力事件致184人死 古特雷斯强烈谴责

创冷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创冷科技”)是一家专注于无电制冷技术的节能新材料公司,由香港城市大学能源及环境学院教授及年轻科学家创立。创冷科技带来的无电制冷涂层等产品,通过自研纳米材料实现高效的太阳光反射和中红外辐射,降温效果最高可达42℃,节省能耗高达40%。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